ccryptoo 1 1641791643
新聞

台灣 | 央行發布穩定幣報告:列穩定幣3大風險、提出台灣監管方向

在全球穩定幣(Stable Coin)的採用持續成長之際,台灣中央銀行上月發布穩定幣報告,警告穩定幣「並非完全穩定」,具有價值減損、支付、系統等諸多風險,認為穩定幣應接受與其他支付工具相同等級的監管,並在報告中提及台灣對穩定幣的監管方向。
(事件背景:e-CNY | 中國數位人民幣  App 上線便擠下微信、成 iOS 免費排行榜冠軍
(背景補充:新手|什麼是「穩定幣 StableCoin」?傳統世界與幣圈的價值橋樑 — 科普其作用和意義

 

灣中央銀行在上月發布 2021 年 12 月理監事會議參考資料「國際間穩定幣的發展、風險及監管議題」報告,針對穩定幣近期發展、可能的風險、國際間研議中的監管方向進行探討。

央行指出,目前穩定幣主要是用來促進其他虛擬資產的投機或投資交易,如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根斯勒(Gary Gensler)所比擬的「賭桌上的籌碼」,鮮有消費者實際用於購買一般商品或服務,也尚未被社會大眾接受作為主流支付工具。

央行表示,穩定幣是透過向不特定大眾吸收法幣,並承諾持有人可按穩定幣面額 1:1 兌現成法幣的方式,試圖讓價格能維持穩定,此運作方式類似電子貨幣或銀行存款,主要的差別在於,穩定幣目前沒有接受相同的監管,且是以區塊鏈網路作為基礎設施,在虛擬資產世界中流通。

央行引述國際清算銀行(BIS)研究報告抨擊,許多穩定幣發展至今,仍然名不符實,既不是貨幣,價格也不穩,而目前各業者推出的穩定幣運作機制與技術規格不一,且通常未接受外部公正的稽核與監管,亦缺乏制度性安排的保障(如資產擔保與存款保險機制),使其價格常常無法如宣稱般保持穩定。

此外,央行指出,穩定幣一旦在營運上或技術上的任一環節發生狀況或事故,均可能引發擠兌的情形,導致價格瞬間崩盤,例如去年新推出的美元穩定幣 IRON,其 25% 的擔保資產是以 TITAN 代幣組成,在去年6月 TITAN 代幣價格暴跌後,旋即引發市場對 IRON 擔保不足的擔憂,造成 IRON 的擠兌。

延伸閱讀:年度評選出爐!台灣區塊鏈最有影響力的 21 人「 2022 年的預測 amp;趨勢」

延伸閱讀:台灣央行發文嗆:比特幣被硬分叉淪為「剪邊幣」翻版!罵聲灌爆「秀下限、國家級笑話」

三大主要風險

在報告中,央行列舉了穩定幣的三大主要風險,包括做為虛擬資產的「價值減損風險」,用於支付時衍生的「支付相關風險」,以及穩定幣使用如果到達一定規模時,可能帶來的更大「系統風險」。

ccryptoo 1 1641791644
穩定幣主要風險。Source:中央銀行

第一,是價值減損風險。央行指出,假如穩定幣的機制運作不善,無法維持其價格,嚴重時恐引發穩定幣擠兌,導致擔保資產被迫在市場上變現,如果規模龐大,也有可能會波及到傳統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

第二,是支付相關風險。央行指出,穩定幣具備價值移轉的功能,基本上將涉及與其他虛擬資產相同的洗錢/資恐風險,此外,如果穩定幣跨出投機或投資交易範圍,進入實體經濟作為支付工具使用,則其影響範圍將擴及社會大眾,並衍生更多風險。

第三,則是系統風險。央行指出,雖然相較於傳統形式的貨幣,穩定幣目前規模仍小,但其近年來成長快速,如果未來廣泛使用到一定規模,特別是進入實體經濟作為支付工具使用,可能會產生系統風險。

因此,央行在結論中提醒,穩定幣持有人需瞭解,穩定幣的價格可能並非完全穩定,單靠穩定幣發行人宣稱的價格穩定機制或有足額資產作為擔保等片面的說法,不足以確保持有人最終能將穩定幣 1:1 兌現成法幣;此外,如果未來穩定幣跨出虛擬資產投機或投資交易的範圍,將進一步衍生出諸多風險。

監管方向

央行認為,穩定幣應接受與辦理其他類似支付工具(如電子支付帳戶或銀行存款)相同等級的監管,以避免發生類似美國 19 世紀未受監管的自由銀行時代,各野貓銀行吸收大眾資金浮濫發行銀行券,終因無法兌償而紛紛倒閉,影響金融穩定。

央行指出,歐美英等主要國家遵循 G7「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範」的原則,針對穩定幣未來朝支付工具發展的潛在可能性,已開始研議相關的監管措施。

ccryptoo 1 1641791645
歐美國家的穩定幣監管方向。Source:中央銀行

針對台灣的穩定幣監管方向,央行指出,台灣已在 2018 年 11 月修訂洗錢防制法,將「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納入規範,金管會則在去年 6 月 30 日發布「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並於去年 7 月 1 日生效。

延伸閱讀:台灣 | 經濟部擬增設「虛擬通貨平台事業」、認加密貨幣屬「類金融業」

央行認為,相較於比特幣等虛擬資產目前主要用於投機炒作,穩定幣較有作為支付工具的潛力,未來如有業者有意在台灣發行穩定幣,須依「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範」的原則納管,例如遵循現行電子支付機構、銀行或其他相關的規範,而央行也將持續關注國際間穩定幣的監管議題,並提供資料給相關機關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