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ok 1762637509410
電子書

[電子書]人性手術台:面對創傷、移情、愛、督導與解析的分析性心理治療臨床真實紀錄

[電子書]人性手術台:面對創傷、移情、愛、督導與解析的分析性心理治療臨床真實紀錄 免費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詳細資料

書名:人性手術台:面對創傷、移情、愛、督導與解析的分析性心理治療臨床真實紀錄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6264198196
頁數:696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陸汝斌
出版日期:2025/11/04
類別:心理勵志

電子書下載連結

 

*內容簡介

這不是小說,是真實的心理治療現場!
精神醫學權威陸汝斌教授介紹分析性心理治療的理論與方法,
並分享一個真實的心理治療案例,
完整記錄四十四次治療會談,展示一名精神科醫師如何治療自己的病人,
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用心理分析剖開人性最深處的傷口,層層揭開潛意識的防衛與傷痕。 

  在沒有麻醉的手術台上,每一次會談,都是一次人性的切開與縫合。

  本書由精神醫學權威陸汝斌教授撰寫,結合分析性心理治療的理論、方法與真實臨床對話,具體展現分析性心理治療如何進行,並完整記錄了一位女性病人的四十四次治療會談。

  全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首先,作者詳細闡述了分析性心理治療的核心理念,包括移情、移情神經質、反轉移情、阻抗作用、修通過程等重要理論與實踐原則,並透過多年的反思與教學經驗,探討分析性心理治療面臨的困境。

  其次,是本書最核心的內容,完整呈現了四十四次治療會談與解析。從「惱人的心結」、「初戀男友」、「難以啟齒的枕邊細語」、「爸爸活在先生身上」、「乾夫妻與戀父情結」,到「向治療者表白」、「移情神經質」、「延遲的悲傷反應」、「紅色與弒母情結」、「過去感情的深度解析」,每一次會談都如同一次無聲開刀,剖析出病人對父親的深層依戀、悲傷反應、與丈夫的性困難、戀父與弒母的潛意識交織,並夾雜對作者的移情作用……一步步揭露人性深層的渴望與困境,也挑戰作者本人的情緒、記憶與專業。

  最後,作者以四十年後的自己回望當年治療的歷程,檢討錯誤,誠實揭露「無督導」下所留下的遺憾與破口。最重要的是,分析性心理治療雖是深層而有效的治療方式,卻在當代臨床訓練中日益式微,甚至瀕臨失傳。作者撰寫本書,將多年臨床經驗與反思傾力整理,只希望這個珍貴的治療方法,得以延續並重新被理解,並給未來的心理從業人員做參考。

  本書深入解析分析性心理治療,並以一名病人的完整治療會談紀錄做範例,從治療初始到結束,逐次呈現心理分析的真實操作與臨床過程。它是一本寫給心理師、心理學者與精神科醫師的進階教材,也是一本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的心理治療科普書。透過詳細的會談紀錄,讀者彷彿置身治療現場,可以更加理解精神科醫師如何治療病人,對心理治療更加了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陸汝斌

  祖籍江蘇吳縣,1949年出生於台灣雲林。於1973年畢業於台灣國防醫學大學,1976年至1980年於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同年取得精神科專科醫師執照及國防醫學大學講師,1982年至1983年任美國德州醫學研究中心臨床精神藥物學研究(Research fellow in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Texa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ntal Science, Houston, Texas, U.S.A.),返回台灣後,積極從事精神藥物學及精神內分泌學研究。1985年升任為國防醫學大學副教授,並於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立生物精神醫院科。1986年至2002年擔任國防醫學大學精神學科主任及三軍總醫院精神學部主任。1989年升任國防醫學大學教授。

  2003年至2009年至成大醫學院擔任行為醫學研究所所長及精神科部主任,2003年至2005年擔任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2013年起擔任亞洲暨太平洋地區酒精及成癮學會(Asia-Pacific Society for Alcohol and Addiction Research)理事,過去發表超過四百篇學術著作。目前,主要的研究興趣在精神疾病的分類、分子生物病因的臨床研究工作,特別是對於神經保護、神經再生及疾病修復治本治療應用於雙相症、物質成癮及各種神經精神疾病的病因及治療。

  1992年至1993年任美國耶魯大學基因研究所客座研究員(Visiting Research Scientist, Department of Genetics, School of Medicine,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onnecticut, U.S.A.),至2012年一直與美國耶魯大學有合作計畫進行並有合作論文發表,十六篇以上原創性極高的論著。2000年以後,與美國國家研究院環境衛生總署(NIH/NIEHS)洪昭雄(John Hong)教授合作研究,發展具有神經保護及神經再生的藥物,對於精神分裂症、雙相症、物質成癮等新的治療模式。2007年至2018年以Depakine、Dextromethorphan、Clozaril、Memantine四個藥物可以抑制過度發炎、自體免疫反應、增加神經滋養素及保護神經的方式治療雙相症、鴉片成癮、酒精成癮、其他精神神經疾病,甚至身體疾病等。使精神神經疾病的治療,不再停留在以往的症狀治療,而進一步推展到神經修復的層級,被國際學界認定為是一種突破性的疾病修復治本治療(Disease Modify Therapy)。2014年起擔任nature系列學術期刊的Scientific Reports編輯(IF:約5)。2024年為國際學術機構研究門(ResearchGate,德國柏林)評定當年的學術成果為世界一千一百萬學者中跨神經科、精神科、藥理、醫學、護理、藥學等七個學門前1%。



連結下載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