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ok 1757298831956
電子書

[電子書]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暢銷特典版】:即使不曾被愛,也能愛人。獻給世上所有女兒、母親、女性的自我修復心理學

[電子書]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暢銷特典版】:即使不曾被愛,也能愛人。獻給世上所有女兒、母親、女性的自我修復心理學 免費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詳細資料

書名: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暢銷特典版】:即使不曾被愛
也能愛人。獻給世上所有女兒、母親、女性的自我修復心理學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6267721339
頁數:288
出版社:悅知文化
作者:朴又蘭
譯者:林侑毅
出版日期:2025/09/04
類別:心理勵志

電子書下載連結

 

內容簡介

★韓國上市一個月,熱銷20,000本。★
★YES24網路書店,9.6顆星好評!★
一出版即蟬聯誠品心理勵志暢銷榜10週
榮獲2022博客來年度百大、當月選書
2023、2024心理勵志類霸榜熱銷

超過10,000件心理諮商經驗的人氣心理師,
慢慢梳理母親與女兒間的難解課題

  現在開始,是母親和女兒都要「活出自己」的時代。
  「為什麼母親在傷心時,不對兒子而是向女兒訴苦?」
  「為什麼母親看到女兒幸福時,除了欣慰卻也有些嫉妒?」
  「為什麼女兒在想到母親時,總會感到委屈又抱歉,討厭又感謝呢?」

  獻給無形之中受傷的女兒,以及無意造成傷害的母親,
  一帖溫柔的處方籤,願妳們不再感到匱乏而能感覺到愛。

  之於女兒──「媽媽對我永遠都不滿意,她是不是不愛我?」
  透過順從父母慾望來追求個人成就,最終也將淪為順應他人之人。母親的不斷索愛,將影響女兒對自我的肯定與日後適應社會的能力。

  之於母親──「孩子的人生出了問題,是不是我的錯?」
  唯有母親,必須先愛自己,才能堅定不移地牽起孩子的手。不必給答案,只要好好觀照自己的人生,孩子必將學會面對生命的態度。

本書特色

  ★結合心理學研究和諮商案例,放下糾結,與內在的自己和解。
  ★以親子的立場穿插書寫,客觀解析雙方情緒與行為背後的涵義。
  ★宛如走進諮商室,藉由心理師的專業引導,透過自我提問,探索真實核心。
  ★提供如何遇見全新自我,及享受生活的實用方法。

感動推薦

  「作為女兒,也是一位母親的我,在閱讀本書時,心痛、難受與懊悔的母女糾結過往,隨著篇章一一浮現。透過作者冷靜卻又溫柔的剖析,原來真正的修復,在於正視與接納自己原始的焦慮,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陳彥琪 諮商心理師

  「母親必須回到女性,從女性回到個人,解決自己與原生家庭、婚姻的難題,才能更敏銳地察覺孩子的狀態。感謝這本書,讓我知道自己想成為的母親,是能作為孩子強而有力的心理肌肉,推動孩子進入下一段情感關係、下一個生命階段。」──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編輯推薦】
  還記得在寫這篇推薦文時,正好是母親的生日。一年之中,這是母親最重視的日子。心裡想著,如何替母親過生日又不會讓她失望或產生不滿情緒,為此我奔波打理了一天,最後終於圓滿完成。年幼時,因為家中管教甚嚴,母親對我的關注總是全面性的,不論是生活瑣事還是交友選擇,從學生時期一直到進入職場,每一次的選擇,我都抱持著「錯了,會不會被媽媽罵?」的心態,戰戰兢兢。我心中對母親的愛,仍然是無法用三言兩語訴說完畢,即使有時懼怕,我仍深愛著她。

  從這本書中,我更進一步的理解母親對待我的態度原因為何?背後隱藏著想表達的情緒是什麼?隨著書中文字的慢慢梳理,也許,解開了一部分多年來我對母親的糾結。希望這本書,能帶給不論是母親還是女兒的妳,或是同時兼具這兩個身分的妳,一些強大的勇氣與力量,檢視過去以及面對未來。

讀者好評回饋

  「如果是願意審視自我內心的人,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可以找出自己身為母親、為人女兒的盲點,是一本關於女性內在成長的好書,讓人受益良多。」

  「光看封面就好有感觸的書!為人父母方知父母的難處,只期許自己也能在育兒路上給出更多的談話空間,畢竟原生家庭就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地方!希望看完本書,能夠得到嶄新的視角,讓每次溝通都變得越來越好。」

  「書名雖指名女兒,但看完整本書發現,書中更多內容是在講述親子關係、女性自我實現與享受日常生活的力量!我們該如何看清自己、截斷不良親子互動、增進自我實現的能力,是這本書真正要傳達的重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朴又蘭

  精神分析專家

  東國大學教育學院諮商心理學碩士,首爾佛教大學研究所取得諮商心理學博士。曾任職安山精神科醫院心理治療室、首爾市青少年諮商支援中心等,目前在心理診所「彼岸」擔任諮商心理師。至今,已完成一萬件以上諮商個案及夢境分析。

  高中畢業後,進入修道院,以十年時間學習靈性。當時活著的使命,是為了默默無聞的人們所背負的痛苦祈禱。後來因對人類的生命與情感不斷提出疑問,為了尋找這一連串問題的解答而還俗。

  即使經過十年的修道院生活,最終仍未能釐清「自我」的混亂與苦惱,直到日後在接受精神分析與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才得以一窺究竟。曾於「涅槃之森」精神分析診所擔任諮商心理師三年,目前於LPI(Lacanian Praxis Institute拉岡學派實踐機構)正式學習拉岡的精神分析。利用這些經驗,直到今日也仍在諮商室裡不斷與個案們對談進而探索人生。著有《小學生自尊心的力量》(合著)。

譯者簡介

林侑毅

  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韓國高麗大學碩、博士學位。擅長翻譯:文學、旅遊、心理勵志、親子教養等主題。譯有《解語之書》、《自行車上的中國壯遊》、《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再也不當吼爸吼媽》等六十餘本,並著有韓國漢學論文十餘篇。
 



連結下載列表